

近日,细胞生物学系在弘毅楼12楼会议室举办期中集体备课会。学院党委书记沈慧、院长周洪、副院长王峰松出席会议,系主任李宗伟主持备课会。
备课会由七位近三年入职的新教师进行微课展示。他们分别围绕《细胞生物学》中的关键章节,如细胞间的信息传递、线粒体及溶酶体、细胞内膜系统等,《肿瘤分子生物学》中关于血管生成的主题,以及《细胞生物学实验》的部分内容,进行了生动而富有启发性的讲解。这些展示不仅体现了新教师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热情,也展现了他们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尝试。
在自由讨论环节,教师们针对专业课课时调整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、和学生聚焦的专业课重难点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。大家以问题为导向,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对策,提出了如增加互动式教学、优化课程结构、强化过程性考核、统一教学及考试内容等建设性意见。
细胞生物学系多位资深教师也围绕“如何在有限学时内实现有效教学”,分别从内容筛选、注意力管理、互动施压、专业适配等方面提出建议及解决方案。刘晓颖教授分享了在24学时的极限压缩下,通过集体备课精选核心知识点、可视化教学和分组任务来提升教学效率,同时嵌入适当的思政案例的宝贵经验。徐马飞教授指出,拓展内容必须服务于核心教学目标,通过实时观察学生注意力和精准控制拓展时间来平衡深度与趣味性。曹新旺教授则提出,强制互动和制造压力不失为打破学生被动学习僵局的有效手段。最后梅斌副教授建议,类似护理等专业与临床专业需差异化教学,以考试大纲为基准做减法,承认教师知识储备差异化但优先确保基础内容传递。
沈慧表示,集体备课旨在提升教学质量,促进教师专业发展,推动教学创新和保障课程规范性。希望学科系能够把握每学期关键节点,常态化开展此类活动。她鼓励教师们继续探索和实践多样化的教学方法,运用过程性、成果性、创新性三维综合的考核评价办法,以更好地提升和检验教学效果。
王峰松指出,年轻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,做到对教材要十分熟悉,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,多聆听老教师的课,保证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双达标。
本次集体备课会,为细胞生物学系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和学习机会,也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建设学生学风奠定了基础。细胞生物学系后续仍将规范组织开展此类活动,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生物学专业人才而不懈努力。
学院教学办主任徐冠女和细胞生物学系全体老师参加了备课会。
扫码关注